《十萬個冷笑話》是目前最成功的眾籌電影。
  “眾人拾柴火焰高”是一句中國俗語,而在互聯網時代,這種東方智慧以“眾籌”的形式在國內被廣泛應用,也包括一貫“高大上”的電影圈。《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即將在2015年1月1日正式上映,作為國內首部以眾籌形態出現的電影,可以說它開啟了電影眾籌的新模式。與此同時,很多人也不免困惑,眾籌模式對電影行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現象▶▷
  眾籌在電影圈一眨眼就火了
  據統計,過去一年,國內有超過100部影視作品通過眾籌平臺成功募集到製作費用。日前宣佈將於2015年1月1日上映的電影版《十萬個冷笑話》是國內最早“玩”眾籌的電影。
  《十萬個冷笑話》最早是一部連載於“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場的國產漫畫,後來被翻拍成動畫短片,十分鐘一集。2012年上線後,該系列動畫短片引起各界的強烈反響,就連周傑倫也參與配音。之所以發動眾籌項目,“有妖氣”CEO周靖淇告訴記者,短片雖然在網上人氣高,搬上大銀幕確實存在一定風險,於是“有妖氣”想到了通過眾籌來檢驗電影版的可行性。去年8月,《十萬個冷笑話》發起大電影的眾籌項目,最終吸引了超過5000位電影微投資人,籌集到超過137萬元的投資。
  在電影圈,眾籌模式就這樣在熱議中一眨眼就火了。與《十萬個冷笑話》出發點相似的,還有今年夏天上映的那部《我就是我》。2013“快樂男聲”決戰夜,天娛傳媒發起了一個影視類“眾籌”的最大賭約,如果20天內籌到500萬元就讓“快男電影”走進院線。最終,這個項目順利籌到了507萬元,也就有了《我就是我》。在互聯網電影大熱的背景下,這部電影的眾籌模式一度被業內認為是經典案例。
  但《我就是我》選擇眾籌模式並非因為缺錢,其摸底市場的意圖更大於籌措資金。按天娛傳媒品牌中心經理趙暉的話來說,啟動這部電影眾籌項目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利用這種方式摸底電影上映後的市場反響。
  問題▶▷
  眾籌金額能否反映票房
  電影眾籌在中國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機制,追夢網CEO杜夢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漫畫、游戲和經典電視劇改編的電影有強大的受眾基礎,做眾籌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按照互聯網大佬們的說法,國內眾籌的最大作用不是集資,而是營銷。電影和互聯網眾籌掛鉤後,就贏得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營銷機會。
  關於這個問題,趙暉有自己的觀點。他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將眾籌當做營銷的方式當然無可厚非,但效果相對有限。“無論拍攝方推不推眾籌產品,眾籌參與者都會去看這部電影。至於其他人,他們都不會對這部片子產生過多關註。通過眾籌方式做營銷,可能還不如主演發一條微博來的影響大。”奇思妙影工作室負責人劉華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小時代3》票房高,主要功勞也未必是“娛樂寶”的營銷作用,而是因為《小時代3》的粉絲本來就多。
  前景▶▷
  眾籌對電影僅是錦上添花
  在影視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眾籌成功案例是美劇《美眉校探》。2004年9月開始播出的《美眉校探》到第三季就被砍。為使電視劇改編成電影上映,該劇導演和主演在網站上發起在線籌資,得到粉絲積極支持令影片起死回生。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眾籌模式並不會給中國電影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影評人和製片人畢成功就這麼表示:“眾籌模式在美國已經發展了好幾年,並沒有給美國電影產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眾籌的項目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這種成功案例也是很稀少的。或許眾籌對製作一些成本極低的作品會有幫助,但是成本極低的影視作品基本上沒有利潤,所以這種模式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對於眾籌電影的前景,趙暉持保留態度。“眾籌模式對電影頂多算錦上添花,這朵‘花’到底重不重要也說不定。對於新的事物只有觀望,不能一巴掌拍死。”他建議:“做眾籌電影的前提是電影的題材能引起關註情感上的共鳴,打個比方,要做《黑貓警長》或者說《葫蘆娃》的3D版。”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劉長欣
(原文標題:首部眾籌電影《十萬個冷笑話》將上映,眾人拾柴真能推動影視市場?)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13cjqly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